好版主

喜欢本站请下载app,无广告阅读

分卷阅读61

+A -A

一些大逆不道的话,立马就会被人举报至县衙,轻者挨板子,重者直接下到大狱中去。”

    夏晚棠心里跟着凉了三分,但她理智犹在,能看出庙堂之上的那位是什么想法,也借此看清了汴京城内那些权贵的真实态度。

    天灾降下,粮食定然要减产,分到每个人口袋里的粮食就指定会变少。权贵们手中掌着银两,但真正掌握粮食的却是农民,农民们眼看着粮食产不下来,会舍得拿粮食换银子吗?

    不会。

    真到了那个时候,只能去抢,去掠夺,去以权势压人。而这样做的话,势必会引起反抗。只要农民反抗,就会有冲突,冲突就一定会导致血光……届时,就算权贵拿到了粮食,那也难免会背上一世的骂名,遮羞布也会被扯下来,再也无法满口仁义道德地去站在道德的至高点上贬低他人。

    那些权贵们深谙一个道理,当粮食不够天下人吃时,解决办法只有一个,那便是死人。只要人死的足够多,人死到余下的粮食够大家吃了,那便姑且算是死够了。

    多么残酷,多么鲜血淋漓。

    夏晚棠摒弃了心中的所有想法,留一片空白的内心,她同李淳奕说,“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。外地受灾,临江县目前看着影响还不算太大,你试着推广一下棚屋,看能不能让老百姓在各家自己搭建棚屋,就算种不了别的粮食,种点地瓜这些还是可以的,还有小葱与蒜苗,家里都能种。”

    李淳奕眉头紧锁,道出了自己的担忧,“我担心临江县这边受灾不严峻的事情传出去后,会有灾民涌过来……凭我们那小农场小牧场,在临江县看着挺大,但同汹涌的灾民洪流比起来,根本不是一招之敌,轻而易举就会被冲垮。而到了那个时候,临江县便危如累卵了。”

    夏晚棠嘴角一抽,心里憋出个坏主意。

    临江县变成了香饽饽,整个清平府都跟着受益,清平府那么大,拿清平府来当垫背的,应当不影响吧……

    她给李淳奕出了个主意,“你去给府赈灾官写一份折子,陈明棚屋室内种植的利弊,力争将棚屋室内种植给推广出去。这样一来,老百姓手中的吃食或多或少都能添上一些,就算真有流民冲来,那也是朝着清平府去的,落在临江县头上的流民压力就会少上很多。”

    第86章 □□来人   难不成是看上了那李淳奕之妻……

    李淳奕将关于棚屋种植的内容写进了折子中, 不仅提到了棚屋种植的利弊,还细致地介绍了棚屋的搭建方法,以及建造棚屋的隐藏价值……将近八千字的内容, 厚厚实实地呈现在了清平府知府以及赈灾官的书案上。

    “这临江县的赈灾官李淳奕,倒是一个人才。虽说整个清平府都受了灾, 但本官听闻临江县那边的灾情最为弱,鲜少出现老弱病残身亡的情况。而且那边交上来的商业税不少。”清平府赈灾官道。

    清平府知府捋着须眯着眼,沉吟片刻,突然说,“关于李淳奕这个名字, 本官之前便有所耳闻。他本是寒门出身, 在清平府学时, 起先还才华不显, 但胜在刻苦努力,不过半年光景,便拔得头筹。”

    “而她的妻子更是一位能人,与天-朝那边的商人相交甚好,总能从天-朝盛唐那边搞到一些稀缺货,去年还出现了许多海外的货物, 前不久更是同海外商人拿到了煤石, 浩浩荡荡地船队开到清江之上,气势如龙,如今我们清平府城内的许多人家都从那李淳奕的妻子手中购买煤石。”

    “难能可贵的是,本有物以稀为贵的道理,如今这情况,那李淳奕之妻若是坐地起价,寻常人家为了生存, 咬碎后槽牙也得购买煤石,可那李淳奕之妻却并未做这样的事,而是以各县管控的价格进行售卖,虽说小赚一些,但利润微薄。”

    “而且本官还听闻,那李淳奕之妻提出一个‘以工代赈’的模式,那些拿不出银两来购买炭石的人,可以去她的农庄里做工,靠着双手换取炭石,给不少穷苦人家提供了一条活路。”

    清平府的赈灾官瞳孔微微一缩,良久之后,才摇头苦笑道:“这夫妻俩都是能人,我不如那李淳奕。马上朝廷的考评钦差就要下来,我估摸着,再过三两月,与大人一起共事的,就是那李淳奕了。”

    他这语气有些感伤。

    他与李淳奕本是同样的起点,甚至因为他就是清平府府城之人,起点较之于李淳奕还要高上一些,可他政绩平平,四处赈灾才将清平府稳住,眼下他完全不知开春之后老百姓的庄稼种不下去是,他该如何做?

    三月庄稼不入地头,五月便是饿殍遍野,到了那时,他又该如何做?

    如果只是清平府受灾,他还能厚着颜面去找上峰讨一些赈济粮,可眼下整个宋地都是大灾,甚至听闻天-朝盛唐与南明之地也是这样的大雪连天,更遥远的大元死伤更为惨烈,住在草原上的游牧人或是被冻死,或是被大雪埋掉,还有被饿红眼的狼群吃掉的……天公无情,百姓苦。

    清平府知府出言安慰道:“你也莫要太过悲观,清平府的情况,已经远好于其它地方了。你想想幽州之地的


【1】【2】【3】【4】
如果您喜欢【好版主】,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